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
11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总编辑陈之为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方面所做的工作。
据陈之为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外汇局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第一,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改革,惠及更多经营主体。一是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实现全国覆盖,推动形成“越诚信越便利、越合规越自主”的政策导向,前三季度新增便利化业务规模超7300亿美元,其中北京新增便利化业务规模超过9000亿元。二是畅通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资金收付,针对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高频、小额、电子化结算特点,允许银行和支付机构采取以交易电子信息为依据的灵活审核方式。三是持续推动跨境投资便利化,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等净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允许其在等值1000万美元或者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经营外汇。目前试点区域已扩展至17个省市全域,覆盖全国约80%,28万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
第二,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不断优化外汇管理服务质效。陈之为表示,一是服务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编发汇率风险情景和外汇衍生品应用案例,帮助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二是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截至10月末,平台共推出8个融资类应用场景和3个外汇政策便利化场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近10万家涉外企业累计获得融资金额超2900亿美元,付费金额超1.2万亿美元。
第三,积极服务区域开放创新,探索外汇管理改革先行先试。陈之为指出,在上海、广东等四个省市部分区域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截至2023年9月末,银行各企业共发生15.8万笔试点业务,业务规模1406亿美元。围绕北京“两区”建设推出多项全国首创,首批改革创新试点政策,助力首都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试点等多项外汇试点被列为“两区”突破性政策和标志项目。
陈之为表示,下一步,外汇局将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序深化外汇领域改革,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持续推动外汇市场发展,着力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水平,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点资讯
- 黄金涨势尚未出现逆转?盘整格局未破2025-07-01
- 金市行情:金价持稳静待美国经济数据2025-06-27
- 教你如何4步摆脱对价格走势分析的困扰2025-06-26
- 江恩理论的实际应用2025-06-24
- 外汇基本面分析知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2025-06-19
- 深入解析点差(Spread):定义、影响2025-06-18
- 科普:金融市场中的周期共振2025-06-17
- 美国关税尚未推高通胀的三个原因解析2025-06-13
- 中短线交易经验谈:波段交易的方法与戒律2025-06-12
- 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前,黄金维持小幅震荡,等2025-06-11
- 美国非农数据悬而未决,黄金维持区间震荡,2025-06-06
- 科普:缠论中的 “段 ”应用2025-06-05